大唐由盛转衰。】
&esp;&esp;【虽然安史之乱最终被镇压,但是遗留下来的节度使和募兵制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。】
&esp;&esp;【只要边疆的兵力依然强大,他们对中央就依然存在威胁。】
&esp;&esp;【这个问题后面的皇帝想要解决都很难。】
&esp;&esp;是啊,怎么会容易呢?
&esp;&esp;刘彻忍不住叹息一声,在他之前想要处理诸侯问题的皇帝不是没有,但是都进行的非常困难。
&esp;&esp;李隆基给了机会让这些势力成长起来,想要解决他们,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难以估量。
&esp;&esp;【第一个动手削藩的是唐德宗李适(kuo四声),他失败了。】
&esp;&esp;【说实话,他失败还挺正常的,一个是他用的方法,以藩治藩,一个是因为他本人。】
&esp;&esp;【唐朝皇帝自李隆基之后一个个都成了跑男,赵佶和他们比都是弟弟,毕竟他最后那次没跑成功,不像唐德宗李适,人家跑了两次,都跑成功了。】
&esp;&esp;【第一次是泾源镇兵路过长安想讨赏赐,结果没得进长安不说,得到的食物还是很差的那种,所以他们一怒之下就攻进了长安,李适赶紧的跑了,跑到奉天这个地方,这些泾源镇兵一路追到了奉天,展开了一场记入史册的奉天攻防战。】
&esp;&esp;【这次还好,有李怀光来救急,解决了这次危机,当时要是李怀光再晚来三天,那奉天城可就要被破了。】
&esp;&esp;【但是吧李适这个人情商可能有点低,然后身边还有个不干好事儿的卢杞,卢杞跟他说,让他赶紧让李怀光把长安收回来,然后李适就真的这么干了。】
&esp;&esp;【达令哒哒哒:有什么地方不对吗?】
&esp;&esp;【秦王绕柱:是哦,长安还在叛军手里呢】
&esp;&esp;【收回长安的确是当务之急,但是李怀光赶着过来救了他,本来应该是好好接见一番,然后给够赏赐再安排其他事情的。可李适一不接见李怀光,二不给人家赏赐夸奖,转头就让他接着去长安打仗。】
&esp;&esp;【要是像是岳飞那种忠于君主的人也就算了,安史之乱之后,大唐君主和武将之间的关系是很紧张的,你不好好安抚人家,还能指望他们毫无怨言吗?】
&esp;&esp;【李怀光当然也就不满了,李适知道这件事之后,就想着要安抚,于是就让李怀光来见他,还给了他一个免死铁券。】
&esp;&esp;【当时李怀光就跳起来了,你什么意思?】
&esp;&esp;【达令哒哒哒:免死铁券不好吗?难道是因为是铁的不是金的?】
&esp;&esp;【我老朱家:噗我觉得应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。】
&esp;&esp;【朱厚照:是因为这东西的寓意不太好。】
&esp;&esp;【对李怀光来说就是,你知道我不满了就要召见我,怎么,你想仿照刘邦杀韩信吗?你还给我免死铁券?历史上得到免死铁券的人最后都咋样了?他们都反了!你觉得我也会反?】
&esp;&esp;【既然你这么觉得那行吧,我反了。】
&esp;&esp;【秦王绕柱:哈哈哈哈哈】
&esp;&esp;【我老朱家:哈哈哈哈哈哈神一样的操作,把一个没打算犯的给弄反了】
&esp;&esp;【ffff班长:离谱,这就反了?太草率了吧?】
&esp;&esp;【挪威的鱼:主要君臣关系本来就紧张,处于互相猜忌怀疑的状态,猜疑链了属于是,晚动手不如早动手。】
&esp;&esp;【李适一知道他要反就赶紧跑了,他跑的也是很快,这一次也成功出逃。】
&esp;&esp;【秦王绕柱:哈哈哈哈唐朝跑男喜提一员~】
&esp;&esp;【我就打个酱油:德宗玩跑酷肯定是个高手哇】
&esp;&esp;【他老爸李豫的手段挺高,打压宦官,维持藩镇实力平衡有一手,他也想学着他老爸,一直以来都是压制宦官的,可是经历了这么一遭,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就两个宦官,来救他的李怀光都反了。这让他觉得那些大臣武将一个都不值得信任,于是他开始重用宦官。】
&esp;&esp;【这件事情平息之后,他也意识到以藩治藩是没有用的,中央必须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,这个时候他能用的也就只有一直站在他这一边的神策军,所以他把神策军的军权交给了身边的两个宦官。】
&esp;&esp;【然而他以为神策军依然属于他,实际上神策军第一服从的却是宦官。而且,现在把军权给出去了,以后想要再要回来,那可就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