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担的蔬果堆积在庭前。他们有人是为了超度已死的亲人, 有人是为了赎罪恶。僧人会根据他们的情况, 给他们河灯, 并用柳枝蘸水往上面一洒, 权当是开过光。
温兰殊走出大殿, 负责丈量的官吏已经先他一步出发了,与官吏住在驿馆不同,他在寺院落脚,就这么住了几天,心情也放松了不少。
僧人应付完几个香客,回身朝温兰殊双手合十,“多谢施主供养诸僧,此乃大功德之举。”
温兰殊面容沉静,“积德行善么。”
僧人从袖中掏了枚护身符,“这个护身符就送给施主吧,它能保佑你平安。”
温兰殊接过去后颔首一笑,他该去田埂里了,该切实看看这片土地是什么样子。也许只有忙起来,他才能忘记那天疯狂的一切。
他去县城外受灾较严重的地方,踩着一脚淤泥,有些地方已经尽数被淹没无法再耕种,洪水携带的泥沙此刻泛着一股腥味儿,在阳光炙烤下暖烘烘得让人恶心。原本荠麦青青,此刻千里赤地,一年的收成荡然无存,疫病又蔓延开来。
别说米了,命都要没了。
对此,温兰殊先是找了一伙人来搭凉棚治病施粥,又开了渭南仓,渭南令气急败坏,因为如此一来渭南仓答应给朝廷效节军的供给就应付不上了。
农民吃不饱和军士吃不饱谁更恐怖?
温兰殊有理有据,那你是想把百姓逼成流民军么?
总要给御史三分薄面,渭南令张敏求忍气吞声,心道这下彻底完蛋,温兰殊是个死较真的,一查到底,全家玩儿完。
温兰殊没有兴趣和他多说,秉公办事,自己则在城外的凉棚下处理钟少韫的状书。钟少韫现在行踪不明,状书也仅仅作为一面之词,但是上面具体的事情和渭南令有关,就不得不注意了。
一排长长的凉棚下,横七竖八躺了不少病人,佛寺里的医僧和民间的医师都来此义诊,温兰殊见自己帮不了什么忙,就翻着卷宗在一旁处理。
聂柯在他身后,“主子,你怎么不去府衙啊,这地儿多病多灾的,伤了贵体怎么是好。”
“都是肉体凡胎,何来贵体之说?”温兰殊濡湿笔墨,斜靠着墙根,那身绯袍在一众灰布邋遢衣衫里脱颖而出,光鲜亮丽,这会儿也着了泥灰,聂柯有点心疼,绫布料子直接坐在地上,被石头划破了可怎么办?
温兰殊却好像没有感觉,看文书看久了,眼睛酸痛,停下来揉揉眼,这会儿有好几个小孩在暗处等待已久,于酒旗下弹出小脑袋瓜,窃窃私语。等温兰殊注意到后,就蹦蹦跳跳走过来,手里捧着草扎的小兔子、蚱蜢和柳树编的发圈,不待他反应过来,塞到他手里又戴在他头上。
最后面的小孩,双手捧了个饼子,那双手洗的干干净净,胳膊却没好好洗,跟小兔子一样都有泥点子,“哥哥,吃!”
温兰殊伸手接过,柳树圈还耷拉着露水,划过他的眼睫毛。他竟是难得地笑了一下,尝了一口饼子,“很好吃,谢谢啊。”
小孩纷纷看了对方一眼,笑得合不拢嘴,“哥哥你不开心么?”
他这几天确实心情低落,“是有点,不过现在好多了。”
“哥哥要多笑啊!”比较胆大的那个孩子忽然道,“你人这么好,我们都很喜欢你,你这样的好人,就该开心一点嘛!”
温兰殊怔然,至少他还能做点事,至少还有人需要他不是么?他爱怜地摸了摸其中一个小孩的脸,“好啦,去玩吧。小孩子,就该无忧无虑的。”
于是小孩又一哄而散,聂柯在一旁倒茶喝茶,竟也是看不懂了,“我说主子,你把陛下给你的御膳都分给佛寺,又逼着渭南仓开仓放粮,这么做你就不怕会被说?”
“五谷从地里长出来,他们种的粮食,他们为何吃不得?即便是御膳,也是从一粒粟播种而来的。”温兰殊低头,不再说话。
“可你吃得也太少了,只吃那点儿米汤,够填饱肚子么?这么多田亩数,你光是算也要算晕了。诶,我好像昨晚起夜的时候看到你屋顶上有人,然后往你门前放了点儿什么。”聂柯好奇问,“他是谁啊?你认得吗?”